必一运动-化妆品“一号多用”被专项整治,美业监管走向更深处

更新时间:2025-03-28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文|仪美尚

近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通报称,某商家在售的“黛珂牛油果乳液”被查出涉嫌“一号多用”,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目前批捕2名。

该案件处罚力度引发行业关注。仪美尚梳理发现,从监管部门通报的违法违规案例来看,处罚到人的案件越来越多。与此前开出的禁业罚单不同,现在有越来越多涉事责任人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等待他们的除了巨额罚款,还有严格的刑罚。

无证生产/一号多用/仿冒名牌,相关责任人遭“刑罚”

自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宣布重点开展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工作以来,国内各地开启了相关整治工作。

据广东省药监局信息,今年8月2日,相关市场稽查局通过对市场上热门化妆品数据比对发现“黛珂牛油果乳液”原备案号“国妆网备进字(浙)2020000774”已于2023年4月6日注销,但仍有商家在网络销售,且销售产品净含量等信息与备案信息不符,该“黛珂牛油果乳液”涉嫌“一号多用”。

广东省药监局官网截图

经查,上述涉事化妆品均为假冒品牌方注册商标的未经进口备案的产品,涉案货值约人民币460余万元,已达刑事立案标准。目前,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目前批捕2名。

除了上述“一号多用”事件,近期还有不少因无证生产而遭遇“刑罚”的美妆案例被曝光。

比如,根据举报线索,相关部门对**铝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毛*彬正在组织工人生产灌装化妆品“Beauty of Joseon”产品精华,现场查获“KIEHL'S科颜氏安白瓶精华”等一大批化妆品和热膜机、灌装机、贴标机、红色油膏原料、绿色油膏原料等一批生产工具及原料。

经查,上述涉事公司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生产假冒伪劣化妆品,货值金额达500多万元。相关部门判定,涉事公司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目前案件由当地公安局立案侦办中。

无独有偶,2023年1月4日至1月5日,相关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当地公安机关现场查获“CASAMORATI”“VERSACE”等一大批涉嫌未备案进口品牌香水的半成品、成品,香水灌装的机器1台、封膜机3台、香水瓶封口机2台、包装材料(包装外盒、纸箱、空瓶)一批、香水加工的设施设备1套和用于香水加工的原料香精一批。

经初步核算,当事人生产的香水涉案货值金额达到2500多万元。并且,相关部门现场对涉事产品抽检发现,共17批次样品的甲醇含量超标。涉案当事人构成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该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已刑拘涉案人员14人,逮捕1人,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对于这两起涉嫌无证生产的案件,业界推测,或许是为掩盖其仿冒美妆名品的目的。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则分析指出,除了“仿大牌”,还有两类企业也容易铤而走险、无证生产,“一种是拿着工业生产许可证的洗发水、沐浴露工厂,超范围生产护肤品;另一种是只能接外贸订单的生产商,生产国产化妆品。”

最高被判13年,美业监管走向更深处

自新规实施以来,各地都在加强对不合规化妆品以及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昨日(11月20日),国家药监局还通报了7起化妆品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原料、未经许可生产化妆品、生产经营未经注册特殊化妆品等严重违法行为。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但仪美尚关注到,此前,一纸“禁业令”已经算是较为严重的处罚。比如,广州市敦*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被禁业10年,同时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终身禁业。处罚书明确表示,遭此“重罚”,是因为当事人多次处罚之下仍不悔改。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以来,上述公司因检出染发剂的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未标识,已至少被公开点名通报4次,罚款金额近百万元。

另一广州市天*化妆品有限公司因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提供虚假证据否认其违法行为、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等三大违规行为,被禁业10年,法定代表人被终身禁业。

但今年以来,遭遇严重“刑罚”的案件开始频发。除了上文三大违法行为,添加禁用成分也是重灾区。

比如4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曝光的一则判决书显示,方*杨氏化妆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产品研发人,在生产的部分中草药面膜中添加了禁用植物组分麻黄,但在进行产品备案时,未按要求进行全组分备案,隐瞒了麻黄相关成分。法院判定当事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通过这些被曝光的美妆从业者刑罚案例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违法行为开始进入监管视野。从“禁业”处罚,到如今的“相关负责人刑罚”,美业监管走向了更深处。

仪美尚商友会知识产权法律导师刘奕岑解释道,“处罚”和“刑罚”有本质不同。“处罚是在行政领域,刑罚则是指犯罪嫌疑人涉嫌刑事犯罪,需要处以刑事处罚。前者被处罚对象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换言之,“任何人只要实施了违法的化妆品行为,都有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当生产商、商家行为涉刑时,还或将面临罚金、有期徒刑、没收财产等。对于同时构成的行为人,两种处罚可以并行适用。

典型如今年9月,深圳某仓库被查获近19万瓶/支疑似假冒的化妆品,部分价值超5114万元。仓库管理员在明知产品有问题的情况下仍为该仓库工作,被监管部门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罚款50万元。

“这些被曝光的案件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说明化妆品的准入门槛在提高,化妆品从业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要想在如今的化妆品行业长远发展,就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否则等待其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